01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什么特征?
“复杂工程问题”需同时满足“特征(1)+ 特征(2)~(7)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具体特征如下:
(1)知识深度: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分析方可解决;
(2)矛盾冲突:涉及多方面技术、工程及其他因素,且可能存在相互冲突;
(3)分析深度:需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解决,建模过程需体现创造性;
(4)方案决策:无法仅靠常用方法完全解决,需进行多方案选择与决策;
(5)突破准则:问题涉及的因素可能未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与规范中;
(6)利益协调: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需协调平衡;
(7)关联综合:具有较高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02专家现场考查工作要点是什么?
(1)聚焦一个机制: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机制是否建立?运行是否有效?文档是否规范?);
(2)开好两个会议:见面会、反馈会;
(3)查阅三类文档:教学文档(课程大纲、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实验报告)、管理文档(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评价文档(课程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培养目标合理性和达成度评价、反馈改进信息);
(4)考查四类条件:教师、课程、实践条件、经费;
(5)访谈五类人员: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友、用人单位。
03视察工作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1)与专业所在院系负责人商定视察计划;
(2)会晤校长及学校有关负责人;
(3)会晤院系行政、教学、学术负责人;
(4)了解院系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
(5)审阅学生作业(包括参观学生作业),观摩学生上课,必要时可辅以其它考核办法;
(6)会晤学生,考察学生学习效果并听取意见;
(7)会晤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并听取意见;
(8)会晤毕业生,了解毕业生情况;
(9)与校长交换视察印象;
(10)与院系负责人、师生代表交换视察印象。
04学生在认证中应该注意什么?
(1)在校学生:需明确专业认证的价值(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专业影响力、提升培养质量,助力就业与升学);熟记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熟悉学院及专业对学生成长的帮扶措施(以积极视角总结);客观评价教师授课效果(避免负面情绪)与学校办学条件(客观表达满意度);参与会晤时需认真发言、清晰作答,展现良好精神风貌;
(2)毕业生:需充分了解本专业毕业要求(毕业时需达到的基本能力)与培养目标(毕业5年后需达成的职业成就),明确这是认证的合格标准,且需能证明自身已达成上述目标。
05考查专家组进校后与学生会晤的方式与目的是什么?
会晤方式以“座谈”为主;核心目的包括: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校对学生的帮扶措施、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师与教学条件的满意度;同时核实学生是否清楚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了解途径及达成情况。
06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等的形式有哪些?
(1)专业学习指导:学科带头人讲座、校外专家学术报告、专业导论课、新生研讨课、班主任制、本科生导师制、辅导员制、学科竞赛等;
(2)科技创新指导:设立创新学分、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大赛、本科生科研训练专项基金等;
(3)社会实践指导: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并提交报告,且将实践参与情况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4)文体活动指导:鼓励学生加入艺术团,组织新生欢迎晚会、毕业生联欢晚会,参与学校辩论大赛、球类比赛、歌唱比赛等文体活动;
(5)心理辅导:依托学校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持国家级心理咨询资格的专职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与辅导;
(6)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课程,通过班会、座谈会、考研交流会介绍专业情况;搭建师生信息互动平台解答就业困惑;组织企业专场招聘会,协助学生对接就业单位。
07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4版)中提到的“计算(computing)”的内涵是什么?
运用计算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能结合工程应用理解算力、算法和数据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将“计算思维”列入毕业要求,反映了工程教育必须为学生在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力提供支撑。
08为什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校的“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工程教育认证是“合格性评估”,既强调基本质量要求,也鼓励专业在达标基础上发展特色,其核心逻辑是通过“说、做、证”三个环节判断专业是否满足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1)“说”:明确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2)“做”:以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
(3)“证”:提供证明材料,佐证专业达到认证标准。只有“说、做、证”一致,才能真实反映专业的资源投入、实施过程与培养成效,确保认证结论客观准确。
09现场考查专家组如何构成?
(1)人员规模:由3-5名专家+1名秘书(可由专家兼任)组成;
(2)背景结构:包含教育界学术专家与企业界工程技术专家,其中企业界专家至少1人(若专家组共5人,则企业界专家需2人);
(3)经验要求:至少2人有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经验;
(4)回避原则:专家选聘需规避与接受认证专业存在利益关联的人员(如该专业校友、现任 / 曾任教职工、合作项目参与者、亲属为该专业负责人等)。
10现场考查专家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工作原则: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保持公正客观;
(2)利益回避:与接受认证专业无重要关联(如非该专业校友、未在该专业所在学校任职、无合作项目、无直系亲属为该专业及所在院系主要负责人等);
(3)工作要求:详细记录考查过程,按要求填写《现场考查专家工作手册》《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手册》,对考查内容独立作出判断;
(4)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工程教育认证的保密规定与工作纪律。